首页

女王之家论坛 视频

时间:2025-05-28 03:32:31 作者:沈阳市举办“粽情端午·两岸童心”沈台小学生端午民俗文化研学活动 浏览量:85170

  中新网沈阳5月26日电 (李晛)在即将迎来“六一”国际儿童节与端午节双节之际,以“粽情端午·两岸童心”为主题的沈台小学生端午民俗文化研学活动25日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张学良旧居陈列馆举办。

  当日,近20组台湾与沈阳两地的小学生家庭携手走进旧居陈列馆,通过触摸历史、体验民俗、共制手作,在艾草芬芳与粽叶清香中,让“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文化同根一脉相承”的理念在心中生根发芽。

沈台小学生端午民俗文化研学活动25日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张学良旧居陈列馆举办。(沈阳市台办供图)

  历史为桥:两岸家庭的家国共鸣

  上午9时,孩子们在专业讲解员带领下走进张学良旧居陈列馆。青砖灰瓦间,当听到“张学良晚年虽身在台湾,仍心系东北故土”时,来自台北的毛辰筠小朋友轻声问身旁沈阳伙伴:“张爷爷在台湾也会过端午节吗,那他爱吃甜粽子还是咸粽子啊?”这一提问,成为后续民俗研学环节的生动引线。

  陈列馆特别为孩子们展示的张学良与东北亲友往来的书信影印中提及端午习俗,让两岸家庭直观感受到:纵隔海峡,粽香里的家国情怀始终未变。

  民俗为纽:两岸习俗的不变传承

  在民俗研学老师讲解沈台两地粽子的不同时,台湾家长张女士感慨道:“在沈阳我们是用芦苇叶包粽子,而在台南用麻竹叶,但不管叶子怎么变,红枣和糯米永远是‘甜粽子派’!”现场笑声阵阵,两岸家庭争相分享习俗——台湾小朋友讲述“午时水净身祈福”,沈阳孩子展示自己佩戴的小布猴和小粽子,寓意健康成长。

  “粽子咸甜虽有别,祈福纳吉总相通。”活动负责人表示,同根同源的传统文化让两岸同胞心脉相连,这种差异中的共鸣正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所在,通过活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欢乐的互动,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跨越山海的自然传承。

沈台小学生端午民俗文化研学活动25日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张学良旧居陈列馆举办。(沈阳市台办供图)

  童心为证:香囊里的未来期许

  手工环节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制作端午香囊、体验非遗竹编。台湾学生范书玮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郑重赠给沈阳小伙伴:“妈妈说香囊能带来好运,希望它能带你去看看阿里山!”沈阳学生也将写有:“端午临仲夏,时清日复长,愿所有美好接‘粽’而至”的祝福卡片回赠。

  活动尾声,沈阳小学生孙佳阳为每位参加活动的新朋友送上了亲手准备的五彩绳,并与大家一同系在旧居的古树上,寓意“连结两岸,同心向上”。台湾家长陈雅苹动情道:“孩子们或许不懂复杂的历史,但他们记住了一起做香囊、编竹编的温度,这就是最真实的‘一家人’印记。”

  文化为舟:共筑民族精神家园

  “端午习俗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文化密码。”陈列馆馆长李声能指出,无论是闽台地区“海上泼水节”,还是北方平原的旱地龙舟,两岸同胞始终传承着慎终追远、祈福安康的民族精神,也直观体现出两岸同胞休戚与共的民族血脉和日益紧密的情感连结。

  活动结束时,小朋友们纷纷拉着新认识的朋友互相邀约:“端午节,来我们家,我们一起顶鸡蛋、吃粽子吧!”一叶粽香,两岸情长,文化的温度,此刻胜过千言万语。(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探访浙江常山芳村古法木榨技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上午10点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将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进博会“新朋友”缘何争相走向台前?企业掌门人道出缘由……

北极熊》是这个系列的第一张作品。杉本博司用长达20分钟的超长曝光捕捉了北极熊和背景环境足够多的细节,一只站在冰上凝视着自己刚捕杀的海豹的北极熊形象跃然于黑白胶片上。这张照片让很多人认为艺术家身临其境拍了一只活的北极熊,可是当人们更加仔细观摩相片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背景是画的,树木是塑料的,动物也只是标本而已。

机车巡游 露营体验 第二届中国承德(塞罕坝)国际露营大会举行

从国内市场看,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蓝色粮仓”建设持续推进,优质海产品供给稳定增长。上半年,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平台投产,深远海养殖装备“经海七号”和三文鱼陆基循环水养殖成功出鱼,中国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超5%。

第十七届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交流暨2024陈靖姑文化海丝行活动在福州启幕

“……菲律宾在上轮运补仅18天之后,违背承诺,再次派出2艘海警船、1艘运补船擅闯中国仁爱礁邻近海域,图谋向其非法‘坐滩’军舰实施非正常运补,运送建筑材料……”

深圳超5万个托位推动破解“带娃难”

“我在北京宗喀藏医院工作时,常常会接触到来自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的患者,他们是在本国看到关于藏医的相关介绍,对藏医特色疗法好奇而来,还有一些是对藏医有一定了解的高校留学生。”白淑军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